Search


鄧小巧 只想在台上
(2015.6)

記憶似乎還停留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鄧小巧 只想在台上
(2015.6)

記憶似乎還停留在電視唱歌比賽中,鄧小巧跟媽媽抱頭大哭,女兒可以踏上舞台,很激動,但之後怎樣呢?媽媽臉上,又是高興,又是擔心。
一轉眼,已經六年,小巧一直沒放棄唱歌,媽媽依然不支持。「阿媽堅信我不會紅,因為我不漂亮,我沒有權,沒有勢。『你看人地幾靚?你看人家的腳!』阿媽不斷笑我。」小巧苦笑。



樂壇對於家人,實在遙遠,鄧家是新移民,幾十年都流離在分散與團聚之間。爸爸七十年代先來香港,媽媽和哥哥兩個姐姐在惠州,後來媽媽和哥哥來香港,大家姐結婚,小巧和細家姐跟著婆婆,又從惠州搬到深圳,方便香港的父母來探。十三、四歲小巧來香港:「我不習慣,天天哭,可是爸爸覺得香港比深圳好。」她在學校,最發光的一刻,就是年年都在歌唱比賽得冠軍。
曾經接受的音樂訓練,就是小學的音樂課:遊戲似地老師在全班傳粉刷,傳到那位小朋友就要開聲唱,唱不出,老師會開玩笑在脖子扭一下,而小巧卻最喜歡當著全班面唱歌。
可是唱歌為生?「『痴線啦!』我爸媽一定會說。」她爸爸是司機,媽媽做紗廠女工,工廠北移後做清潔,基層家庭最開心一刻,就是小巧考進教育學院,媽媽滿心期待她當教師。
在教育學院,小巧讀的是中國語文,沒想過也沒有樂理學歷去讀音樂,只是繼續參加學院的唱歌比賽。二零零九年電視台邀請八大院校歌唱比賽的前十名試音,再湊合其他年青人組成「超級巨聲」一百強,小巧就是其中之一。



「我最初很想被淘汏,如果沒進三十強,就不用上電視。」小巧自覺不好看,沒想到過了一關又一關。她剛好在西安做交流生,為了參加電視節目比賽,不斷來回香港。「到第八集,我說就算入圍,可能也沒法繼續了,因為我沒錢買機票。」她在節目上公開說,眼濕濕,媽媽於是幫她買機票。
「阿媽很兩極,她不支持我唱歌,可是每一場都一定出席,是台下最激動的。她是『口裡說不,身體很誠實』。」小巧形容,她說小時和婆婆一起生活,但作為孻女,和媽媽還算親近,會拖著媽媽的手逛街。
小巧最後成為第六強。當時她已經做代課老師,亦可以有正式的教席,卻毅然簽約電視台。家裡很緊張,爸媽一起「講數」:「爸媽夾攻,他說做老師有ABCD的好處,她又數唱歌有ABCD的壞處,連退休金、假期都拿來比,說做父母都是想仔女好。」
「你們是想我好,還是想我開心?教師不是你們想像那麼好的,也有教師跳樓。」小巧對爸爸衝口而出:「當年你是整條村,唯一一個『逃港』,因為你相信自己,可以有更好的生活,敢去冒險!你也會輸的,可是現在能夠生存,並且養大四個仔女。」爸爸沒出聲,媽媽也沒說話。



一開始還主唱電視劇主題曲,但未浮起已沉下,投閒置散,四年後小巧解約,獨自去大陸參加「中國好聲音」,一刻曝光,又再暗淡。到今年,再有機會籌備新歌。
「我只是很想在台上用心地唱歌,就是這樣。」小巧不敢抱太大期望,若沒反應唯有繼續捱。這些家人都不明白。「我告訴媽媽稍後會有歌『派台』,『什麼?』『我的歌會在電台播放。』『有錢嗎?』我答不出,這次出歌部份還是自資的。」
前陣子跟爸爸吃飯,他問:「你有上班嗎?」
「唱歌咋。」小巧答。
一陣靜默。
.
.
P.S
這篇文刊於二零一五年六月,
當時小巧重新出發,有點忐忑
今晚她拿到「叱咤樂壇生力軍」金獎:「多謝家姐做Part time養我,多謝我屋企人,我好多年冇畀家用啦。」

希望她新一年在台上更亮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香港記者,關注又熱又老又窮的香港, 這裡每個album紀錄不同的報導. 另一個人臉書 [陳曉蕾]歡迎follow
View all posts